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感谢您光临芦溪县法院网,您是本网第 位访问者。 今天是:
首页 新闻中心 法院简介 审务公开 队伍建设 法学园地 案件快报 荣誉展台 法律法规 裁判文书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井冈行(散文)

作者:芦溪县人民法院 易新华  发布时间:2009-10-28 08:34:31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解放以后,这里成为全国人民接受革命教育的红色基地,前往这里参观的人不但有本国的,国外友好人士也来这里,目睹井冈风光。

    怀着对井冈山的敬仰心情,我先后两次去到井冈山。记得第一次是1967年,那时我在上栗中学读书,正处在“停课闹革命”阶段。12月下旬,一个阴天的日子。我和萍中的同姓同学,身背棉被、草席和衣物等由大安里开始步行,经南坑、越高步岭,进入莲花县,傍晚,我们来到该县“红卫兵接待站”,在接待站我累得倒头便睡,次日天刚黎明,我们就起程,往永新方向走去……,由于我们身背被物,又初次出远门,步行的速度极慢,走到离井冈山最近的宁江县已是第六天了。接待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你们明天可以爬黄洋界,可以看到纪念碑了,”当时,让我们好不喜悦,来不及去县城看看,就美美地睡觉,养蓄精力,以待次日登山。

    1967年正是“文革”高峰,全国院校处于停课,所以去井冈山的学生络绎不绝。一路上“长征”队伍犹如潮水,加上歌声飘扬、红旗招展,我们的心情非常舒畅。特别是与北京学生一起时,听他们讲北京的形势和建筑,使我们耳目一新,不知不觉,来到了黄洋界纪念碑前。这里是中国红军第四军哨口,也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碑的正面,毛泽东主席题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背面朱德总司令题词“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苍劲有力,熠熠生辉。望着大理石砌成的纪念碑,回想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我肃然起敬。就是在这个一夫挡关,万夫莫攻的哨口,红军击退了无数次的进攻,也献出了无数的年轻生命,烈士们用鲜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参观纪念碑后,我们傍晚时分去到当时唯一的井冈大厦,大厦住满了人,我和同伴挤在走廊上,就像农民种红薯,一个紧挨一个,虽然住下了,但使我们伤神的是吃饭难,要排三四个钟头的队,上厕所更难,近万人只有一个零时搭建的“吊楼厕所”,板子松动,有一次,差点让我掉到楼下粪坑里去了。

    本来我们准备去“八角楼”及其他哨口参观,谁知当日晚上下起了大雪,漫天飞舞的雪花,把个井冈山变得白茫茫一片,将我们的行程计划打乱了,只好在茨坪看了看毛泽东老一辈的旧居,那时国力有限,很多景点没有建立,带着满腔的遗憾,仅三天,便乘蓬车打道回萍乡了。

    日月如梭。一晃四十一年过去了,盼望再去井冈山的心情一直盘锯在我心中,无奈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今年6月,我院为迎接党的生日,决定率全体党员分两批赴井冈山重温党的誓词和参观老一辈革命者的英烈事迹,我的夙愿在得以实现。我被分在第一批,17日上午,我们30多人分乘四辆车沿高速路风驰电掣般,仅三个多钟头就到了井冈山。午饭后,大家身着法官服,列队在翠柏环绕的革命烈士纪念堂前,党员们高举右手,齐声宣读党的誓词。然后,抬着精做的花圈,登完136级台阶,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金色大字便映入我们眼帘,入堂敬献花圈后,大家随讲解员参观,纪念堂内,78位烈士,76位将军(含领袖)的英勇事迹,无不扣动着我们的心弦。是啊!没有毛泽东、朱德创建根据地,没有这批英烈赴汤蹈火,舍生忘死的气概,中国革命怎会胜利!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纪念堂出来,我们去到雕塑园,瞻仰了部分烈士的塑像,其中袁文才的塑像使我更为感动,他当时是井冈山的“山大王”,俗称“土匪”头目,由于毛泽东的到来,他积极支持毛的革命主张,将队伍归顺红军,为井冈山创建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尔后,他出生入死,作战勇敢,又为反围剿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红军队伍肃反时,被杀害了。他是王明极左路线的牺牲品,怎不令人痛惜呢?

    6月18日,我们迎着红通通的太阳,来到了黄洋界哨口,如今的黄洋界纪念景点比以前更宏伟,进入大厅,一幅硕大的灯光布景的雕塑黄洋界御敌图栩栩如生,让我们留连忘返,毛、朱题词的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坐落在青松翠柏风景如画的环绕中,站在“炮台”边眺望,群峰跌宕,连绵起伏,一派巍巍壮观。尔后我们还参观了中国共产党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旧址,毛泽东、朱德旧居,这些旧址、瓦料、黄墙保留原貌,古香古色,室内的木床、木桌、砚、笔、手稿、油灯、兰花被、竹箩、扁担引发我们串串连想,当年的革命是多么地艰苦卓绝啊。我们还参观了博物馆,看到了大批的博物,这些珍品完全体现了党和政府为教育后代花费的心血,让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课。

    井冈山,不但是革命圣地,还是风景秀丽的名胜风景区,它群峰环绕,古树参天,连绵五百里,云遮雾罩,又称绿色井冈。它景点繁多、游人如织,一所省部级干部学院坐落于此。如今,井冈山水泥路四通八达,旅游车往来穿速,高楼林立,店铺超市货物、特产琳琅满目,市面卫生干净,茨坪人工湖湖水清澈,成群红色鲤鱼欢歌跳跃,井冈山人民生活富裕。每逢傍晚,大街小巷,灯光通明,人们或游或坐人工湖旁,尽情享受大自然恩赐的美景清气,好不惬意。

    啊,井冈山,我心中的山。

返回顶部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最高人民法院 | 人民法院报 | 中国法院网 | 江西法院网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227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0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