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感谢您光临芦溪县法院网,您是本网第 位访问者。 今天是:
首页 新闻中心 法院简介 审务公开 队伍建设 法学园地 案件快报 荣誉展台 法律法规 裁判文书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难忘柳林(散文)

作者:芦溪县人民法院 易新华  发布时间:2009-11-24 15:02:22


    山区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村庄田野我非常熟悉。然而,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老家河畔沙洲上的那片柳林,因为它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更因它防洪护村作出了贡献。

    老家村庄靠近袁河上游,河面宽70余米,深平均不足1米,据前辈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数百年前大河是从村庄东面流过,后却改道从村庄西面了。”河水将大量的沙石卷下,淤积在村庄的西侧,造就了一片50多亩的沙石荒洲,这沙洲倒成为村庄间隔大河的天然屏障。为了固土防洪,保护沙洲更为保护村庄,祖先在沙洲上栽上了成片的柳树,让荒漠变成了绿洲。五十年代中期,这里柳绿葱葱,成为村里儿童们的玩耍乐园。

    记得我小的时候,那年月没有文化活动场地,更无广播电视,农家的小孩女孩子只好在家中或坪前跳绳或踢“燕子”,男孩们只要不下雨,就去柳树林中作“窝”了。“捉迷藏”是伙伴们经常玩耍的游戏,几个人藏一人寻,我们躲在丛丛柳树中,寻到谁,谁就接替下去,有时“捉特务”,只让一两人当特务,多人寻找,一玩就是大半天,玩腻了,我们将高柳的枝条打成结,轮流坐在上面荡秋千。但让伙伴们更感兴趣的是在柳林中捉蟋蟀。蟋蟀喜欢藏在砾石中,晚上发出“局局”的叫声,每逢夏季的月明之夜,柳林间叫声此起彼伏,我们打着手电遁声翻石捕捉,捉到的蟋蟀拣大的关在竹制的笼子里。蟋蟀是好斗的小昆虫,分金黄两色。伙伴次日将两只“斗士”放在同一笼中,它们互相打架,胜者乘追猛打,同时鸣出叫声,我们称最终胜者为“王”。为了捉到利害的蟋蟀,争得“王位”,伙伴只待天黑就去捕捉,记得有一次我捉到一只金黄色大个头的,在比试中击败上轮冠军,乐得大家拍手称赞。夏日的白天,在柳林中听知了唱歌也是我们一大乐事,“知了知了”的蝉声不绝于耳,一旦我们走近,它听到声响便哑然不唱了,有时我们也会捕捉到它,它任你摆布撬口不开。这类小飞虫寿命不长,哀其可怜,伙伴们不会伤害它,看看就放掉。清晨放牛也是我们农家小孩的任务,把牛放在柳林中,吃柳下的杂草,乐得我们自在玩耍。柳叶略呈苦味,牛不会伤柳树,吃饱了跑到河中洗澡。这种柳林娱乐生活直到我上高中离开村庄才告以结束,至今回味起来,还真使我难以忘怀。

    老家屋场虽有沙洲柳林阻挡,但八十年代前每逢洪水泛滥,成片柳林还是免不了淹入水中,大水一旦消退,柳林仍然生机勃勃。八十年代初,当地政府组织投工投劳,在靠近大河的几个村均修建了护堤,途径我老家村庄有一千多米,村民在堤上插上柳枝,几年功夫,柳枝变成绿墙,象穿着绿色军装的卫士,守护着堤坝和村庄,同时与洲上的柳林连成一片,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柳树,它生命力强,随便栽插都会成活,它枝条韧,不易折,根须发达,扎土深,它虽比不上经济林木受人宠爱。但却是防止土地流失的好树种,它坚韧的个性,默默无闻的纯朴品质,是其他树木无法比似的。我们基层法官,不正是要象柳树一样,坚忍不拔,扎根基层,默默作贡献的风范吗?

    我留恋儿时的柳林娱乐,爱看绿绿如茵的柳林,然而更挚爱柳树的坚韧和它那甘于奉献的品格。

编辑:芦研    

返回顶部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最高人民法院 | 人民法院报 | 中国法院网 | 江西法院网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227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0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