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汉最近遇到一件烦心的事,搅得他蒙头转向无所适从,叹道:“我的纠纷究竟由谁解决?” 原来,去年秋天,乡人民政府为了修旅游公路征用拆迁了陈荣的房屋,安置他在别处新建房屋。为让陈荣有出入路,政府从彭老汉承包的责任田中征购了100平方米土地,规定陈荣修建宽4米、长22米的水泥公路,空余的12平方米仍归彭老汉使用。彭老汉认为合理,听从政府安排。
谁知陈荣自作主张,将路修成宽6米,长22米,占去彭老汉132米的土地,且不说已征的12平方米自己没占到便宜,反被强占了32平方米。彭老汉非常气愤,前去理论,陈不予理睬。于是彭老汉挖去路基多占的土地,彭老汉前脚刚走,陈荣又用砾石填满了,气得彭老汉顿脚。
彭老汉自知不是陈荣的对手,他决定依仗组织解决,解铃还需系铃人嘛。他来到村委会,村长知道彭老汉的来意,热情地接待他,说:“陈荣是不对的,但征地是政府行为,我们不好插手,你的问题应由政府解决。”彭老汉觉得村长言之在理,他找到政府,办公室小刘客气地告诉他:“这件事具体由交通办主管,让他们去处理就是。”次日,彭老汉走进交通办,吴主任听完诉求,即刻拿出公函纸,给他出示证明,证明内容为政府征了100平方米,规定陈荣修路4米宽22米长,然后叫他去找土地办。彭老汉认为,强占土地,土地管理部门处理也对。几经辗转,好不容易找到土地办纠查队,接待人仍然热情有加。彭老汉要求纠查队出面,退回强占的土地。其实土地部门早就清楚:陈荣强占的地是边角土地,建房处正是新村建设,从优化环境着想,占这点边边角角也不是大事,路已修成,要退是件棘手的事,便用商量口气说:“你去找一下司法所,由他们想想办法,调处调处?”话说到这个份上,彭老汉只好找司法所,所长听了诉说,果断地说:“这个事找调解办,由他们召集双方达成个协议。”彭老汉满心欢喜,他的真实意图不在返回土地,就是希望得到补偿,能达成补偿协议,不就一了百了吗?谁知调解办与村领导找到陈荣协商,陈荣高低只肯拿出200元,这与彭老汉的要求太远,调解办无权强行调解,只好答复彭老汉说:“我们无能为力了,你去问问纠纷排查中心或综合治理办公室,看他们有什么妙招?”然而,这两办回答称,他们主管的是排查和治安案件,补偿纠纷不在他们责任范围。不过还是为彭老汉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找法律援助中心。待到“中心办”,法律工作者沉思后说,既然都不好解决,你干脆找法院打场官司如何?
彭老汉走出挂满牌牌的办公楼,心中不免忧虑起来,他想,法院是审案的单位,难道我的事成了案子,几百块钱非得打一场官司?请律师,交费用,误工不算,把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推上被告席这是哪挡子事?回想找过的单位,似乎都说的有理,不能责怪他们,思来想去,倒觉得自己无理了,谁叫你让人家补偿呢?妻子看老伴愁眉不展的样子,劝道:“多得不如少得,200元就200元。”彭老汉想想也是。
于是乎,彭老汉再次走进了村委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