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师专毕业后,通过考试、面试几道关卡,进入某中心学校任教,后来与农村姑娘梅艳喜结连理,不到两年儿子降生。梅艳没有工作,儿子缠身又无法外出打工,一家三口全仗林浩千余元工资支撑,日子过得较艰辛。 妻子梅艳爱简洁,不喜欢男人抽烟喝酒。她认为抽烟喝酒不是好习惯,不但浪费钱,而且伤身体,所以她要求丈夫做到烟酒不沾,林浩依了妻子。其实林浩也深知自己这点工资不够花销,何必去凑这份“热闹”。
任教多年的林浩发现,要想在“三尺讲台”发展,改变自身的地位和前途只是非分之想,纵使评个“高级教师”,也仍旧是靠粉笔吃饭。于是乎,他盼望有朝一日冲出教室,另择高枝。
瞌睡遇到了绣花枕。1998年,某局招考副科级公务员,林浩从网上查到报名时间、年龄、学历等条件,他逐一对照,觉得符合报考条件,毅然在网上报了名。次年元月开考,成绩入围,面试也过关,下半年他告别讲台,来到某矿产局坐上了副局长的位子。这一下,不啻范进中举,几天几夜做梦都笑出声来。
林浩分管的是全县矿业考查、测评、办证等工作。一时间,那些要求开小煤矿、石英矿、采石场、石灰矿的人纷至踏来,希望林副局长亲临考查、评估。林副局长从不傲慢、他逐一会作出安排。
这些年来,办事的“潜规则”矿老板们无不深谙其道,他们一般请林副局长都是“邀约”,地点选在茶座、酒店,边品尝边谈事,尔后将信封塞给副局长。谁知,林副局长坚持为官的底线,金线、贵重物一律不收,这倒使矿老板们犯难。
然而,困难再大,办法总是有的。要求办事的人了解到林副局长的家在农村小街上,妻子无职业。他们趁休息日便以串门的方式来他家,走时不忘将带来的几条“芙蓉”、“中华”或几瓶“五粮液”、“汾酒”留在林副局长家,说:“这是吃物,你留着待客。”林副局长本不享用这些东西,但人家一片诚心,何况小街人多碍眼,推推让让也不是事,于是只好收下。俗话说:“积少成多,积液成囊”。林副局长家的烟酒塞满了几箱子,加上一些挣了钱的矿主,一年三节以烟酒当福利,整件整件的送上门,使妻子抱怨起来:“吃又不吃,占地方!”林副局长也多次思考过,转卖给街上南杂店怕招惹非议,退回去又弄不清谁送的品牌、数量,好在问心无愧,没为谁送了这类东西而违犯原则,纪委、检察院不会找麻烦,最多算个灰色收入。这种情况,官场上没一千也有八百,想到这些,他倒心安理得。
酒可以储存,烟就是个问题,没保管好会上霉。是夜,林副局长与妻子枕边商量,趁小孩上高中不在家,要妻子在自家门口摆个烟酒柜,将烟酒销售出去,当然,其间自己也去批点低档烟酒,混着卖。一拍即合,夫妻雷厉风行,办了许可证后,鸣炮开张。
说也怪,现如今,尽管单位资金紧,在招待规格上却一路攀升,好酒好烟,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中游的,成了接待必需品。梅艳的经营火爆起来,那些送烟酒的老板明知就里,暗里迎合,来货源源不断,莫看小柜一个,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
因林副局长办事公道,原则性强,从不接受金钱贿赂,而所审批的矿产又没出问题,虽然也有“红眼病人”,但林副局长的“宝坐”十年来从没颤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