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明——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论文,他是文革前的高中生,后又自习古典文学,爱好古今书画,特别是对明、清的字画颇有研究;论武,他当过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立过三等功,在部队当过连长,有些散打功夫。 八十年代初,老尹部队转业,在某文化馆就职。这对老尹来说如鱼得水,今日展览,明日竞赛,一些名贵字画让老尹尽饱眼福,也使他更增添了对字画的鉴赏造诣。
眨眼一晃,几十年工作过去,老尹退休了。他想,一双儿女事业未成,现自己闲赋在家无所事事,甚觉无聊。几经思索,他决计自己办个民间书画坊,将历年收藏的字画展示出来,一方面丰富民间文化生活,另方面也出售点字画,换几个钱家用。经过朋友的帮忙,得到批准,老尹的书画坊在城东一隅办起来了。前来看字画的、买卖字画的倒真不少。几年后,老尹名气在小小的城中越来越大,时不时有人请他去识别名贵字画,估个价码,他很是乐意帮忙。
一个星期天,老尹正在书画坊,拿着放大镜鉴赏一幅清中期书法。突地一辆大众轿车“嘎”的一声停在门口,司机走向老尹跟前说:“尹师傅,我们领导叫你去他家一趟。”老尹一向尊重领导,想必一定有事叫他,于是让老伴留守,自己随车而去。不到半个时辰,老尹来到一私家住宅,迎接他的是风度翩翩、堆满笑容的大高个,“唉,这不是贾局长吗?”老尹忙不迭地去握手,尔后双双进入大厅。
贾局长很随和、热情,他在文化部门任职,向来酷爱书画,闲时挥笔泼墨,自娱自赏,也喜好收藏些名贵字画。据说老尹申办书画坊得到他的帮助,今日正是投桃报李,老尹等待局坐的吩咐。
闲谈过后,贾局长切入正题,他带老尹来到书房,映入眼帘的满是图书或字画,字有行书、草书、正楷,画有山水、虫鸟、竹松,刹是文人之家。局长从书架上取出一画卷展开铺在铮亮的桌上,老尹一看,是张大干的山水画,好眼熟,越看越觉得是自家以前收藏的画卷。
原来,两个月前,一个外县的青年来到老尹画坊,要买老尹这幅画,说是要送人,拉拉关系,青年想调入市内某文化部门。至于价钱嘛,由老尹自己说。老尹出价2000元,这是行内价,老尹是本份人,不贪,想想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见青年也寒酸,又想促成该青年办成事,所以将该画卖给了青年,谁知今日在这里见到了这幅画。
贾局长看到老尹观画仔细,鉴别特认真,问:“是不是大干的真迹?”老尹说:“不假,”又问,“当今该画价值如何?”这下,难住了老尹,说便宜了,对送画青年不利,如今2000元值什么?说高了,言不由衷,对不住良心。然而,面对局坐直视的眼神,如芒在背,他不由自主地伸出三个指头,贾局长问:“3000元?”见局长一脸的不屑和暗然,老尹忙说:“嗨,你弄错了,是30000元!”贾局长脸上顿时转阴为晴,硬是留老尹午饭,还客客气气敬了几杯五粮液。
时隔半年,老尹接到贾局长电话,说有事商量,老尹再次登门。这次贾局长不是让他鉴赏,而是拿出上次的这幅画说:“老尹啊,我儿子想申请出国攻读硕士研究生,要十几万元,我一介贫官,哪有这么多钱,我想将这幅画放在你画坊中代售,价钱嘛,就不必我说,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按你上次说的就30000元,你先支付给我2.8万元,八发,图个吉利数,剩下2000元,作为你的手续费,当然,能多卖价钱,多的全归你了”。老尹顿时如雷击顶,扪着心儿痛,没想到“猫儿屙屎猫儿埋”,但他又绝对不能道破天机,不然不但坏了自己的名声,而且有欺骗领导之嫌疑。他权衡再三,说:“既然局长这么信用我,我照办就是。”老尹将画带回家中,次日,瞒着妻子取出2.8万元送交贾局长。
破财交差,物归原主。老尹内心象打烂个五味瓶,半年脸上无笑容,他悔自己说了假话,搬倒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