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感谢您光临芦溪县法院网,您是本网第 位访问者。 今天是:
首页 新闻中心 法院简介 审务公开 队伍建设 法学园地 案件快报 荣誉展台 法律法规 裁判文书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两难境地(小小说)

作者:易新华  发布时间:2010-10-09 09:54:17


    尚生林赶时髦,学着一些年轻人的样,今年9月6日来了一次“闪婚”——从相识到结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女友贺玲香就投进了他的怀抱。

    然而,老尚的这一“闪”,差点把他的腰“闪”断了。9月13日,老尚来到法庭,要求离婚。仅仅一个星期,婚姻发生了巨大变化,“闪婚”演变成“闪离”。法官究向情况,劝他回去再考虑考虑,老尚悻悻地走出了办公室。

    尚生林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年届50岁。他家住在半山半农的地段,屋后靠山,屋前面田,一条水泥公路在门口经过。虽说是农民,老尚却有些经济头脑,他深知在农村无工不富的道理。自八十年代开始,借助党的政策,他与人办过罐头厂,单独办过红砖厂,搞过副食品厂,养过猪,种过药材,还做过贩卖干椒生意,五花八门,村里人说他是“八门架子”。如今他田里有10多万元的药材存货,栏里有十几头生猪,计算也有2万元。按说,老尚的日子衣食无愁,红红火火。

    但是,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正当他如日中天之时,内助妻子去冬即一病不起,撒手西去,留下个偌大家业给老尚。老尚儿子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女儿远嫁福建,形单孤影的他顾得家务顾不得养植,半年多来,弄得他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独守空房,无人搭理,暗自伤神。于是,找个“伴”,成了老尚的内在心愿。

    年达半百,伴是难找的。青年的不会上钩,年老的有儿孙阻挠,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瞌睡遇到了绣花枕。一天,一个朋友告诉他,外县有个女人,丈夫多年前去世,儿女也不反对母亲再婚,细问年龄,才40岁,这下正中老尚下怀。老尚紧锣密鼓,与朋友去邻县相亲。

    女方名贺玲香,身材适中,一脑秀发,口齿伶俐,风韵犹存。见面后,老尚立马表示同意,他认定,事能成的话,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看到老尚一脸憨态,玲香却欲擒故纵,说:“我们都是过来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多了解了解好”。老尚担心快到手的香芋溜了,表示日后听玲香安排。说实话,论年龄,老尚大10岁,论长相,老尚逊色,庄家汉的粗手大脚那比得了玲香的细皮嫩肉,当日相亲后,老尚心旌荡漾,返回了自家。

    话说老尚走后,玲香思忖,虽然自身条件姣好,毕竟要找个如意的郎君不是件易事,何况听说老尚家底殷实,在双方几趟见面情况下,答应了婚事。一个月左右,便在县民政局办了结婚证。

    粗手搂着个美少,老尚口里象含着块薄荷糖,既凉又甜,庆幸老来走起了桃花运。结婚次日,玲香说:“我去趟醴陵收帐,过两天回家”。老尚满口答应。第三日,妻子带了个女人进门,告知老尚:“她是我朋友,本来这次去醴陵催帐,不料对方不在家,赴了个空。你看,这下欠到朋友的32000元,人家要还了,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老尚打了个激灵,32000元不是个小数目,但想想妻子正处在难处,况且人家上门了,他咬咬了牙说:“在存折上取钱归还吧”。于是双双去信用社,取出32000元给了带来的朋友。如释重负的老尚留妻子朋友住了一夜。

    第四天,妻子同朋友一起出门,留下话:“我们去莲花办点事,明天赶回来”。老尚担心妻子外出少钱,又拿出2000元塞在妻子手中,望着妻子远去的背影,盼她早点回家。

    妻子不食言,果真只一晚就回家了。妻子没有带回什么喜讯,却带回了一页帐单,称在家做生意时亏了本,借了张三李四现金,如今都到期了,而要收的钱又一时收不到。老尚总了总数,达15万多元。这下,他傻眼了,答应还吧,拿不出,钱在猪和药材上,不答应吧,玲香是妻子,分担困难义不容辞啊。玲香看到老尚面露难色,摊牌说:“婚前你不是答应听我安排?现在才几天就变卦?你既然不同意帮我,这个家就由我当,怎么样?”老尚没料到一句讨欢的话,如今要兑现,他怕这个家业不久会变成抵债源,迟迟不作正面回答。一气之下,玲香又走了,并丢下:“如果都不同意,我愿意分手”的话。

    老尚拨通了媒人的电话,问问玲香的欠帐情况,对方这才告知真情,称她的欠帐全是赌债,原来开个小店,因为赌,小店关门,无奈,想找个人帮她还债。

    如梦初醒的老尚,这下进退两难,且不说没这么多钱,有钱帮还后,她人一走,不又人去楼空?真真是猴子捡到一块姜,吃下又辣,丢了又舍不得。

编辑:芦研    

返回顶部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最高人民法院 | 人民法院报 | 中国法院网 | 江西法院网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227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0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