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法院网讯 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中,芦溪县法院党组成员率先垂范,下基层、驻乡村,下基层的法官由“走读生”变为“寄宿生”,以“五包”责任制抓实“法官下基层、访民意、听民生”活动,创新法院参与社会管理方式。 高配驻村法官,确保取得成效。该院针对往年由一般干警驻村担任“和谐卫士”存在纠纷调处能力有限、反馈问题响应周期长、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通过提高人员配置,由院党组成员担任驻村维稳特派员,发挥他们调处能力强优点,利用他们的领导决策、上联下达的岗位优势,提高对问题响应效率。该院包括院长在内全体党组成员及派出法庭庭长共15人分别挂点2个乡镇13个村。
细化责任划分,履职有章可循。驻村法官肩负“五包”职责:一是包法制政策宣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和正确渠道反映诉求。二是包社情民意收集。访民意,了解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听民声,收集群众对法院乃至政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包矛盾纠纷排调。通过法官驻守化解纠纷最前线,主动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做到小事不出村组,矛盾不上交。四是包群防群治。发挥党组成员的领导才能,帮助组建群防群治队伍,完善农村治安防控网络,提升群众安全感。五是包基层基础的夯实。指导农村治保会、调委会、综治工作室等综治维稳组织建设,提高有关人员素质,帮助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员的管理。
齐备服务物质,驻村粮草先行。为落实五包责任,该院为驻村法官印制了数千份法律法规及法院工作宣传单、流动宣传展板,并为每位法官配发了“民情日记”;印制了维稳特派员联系卡,以驻村法官的手机为“调处热线”,方便群众联系法官;为驻村法官配置了有关政法维稳工作和社会管理的书籍,充实其指导搞好基层基础工作理论知识。